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正文

80s手机电影网系列,不到一个月,高市早苗被石破茂批了三次

摘要: ...

▲当地时间 2025 年 11 月 26 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与在野党领袖举行首次党首辩论,就其涉台言论引发中日外交危机等问题接受质询。图 /IC photo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 11 月 26 日,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在东京的演讲中,谈及因首相高市早苗涉台言论而恶化的日中关系时表示," 没有与中国的关系,我们的国家还能成立吗?"

石破表示,自 1972 年日中邦交正常化以来,历届日本政府一直理解并尊重中国方面关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他结合自身经验说: " 这是不能改变的事情,我们一直在极其谨慎地处理。"

石破还提到,日本经济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从中国进口的食品、稀土、医药品等商品。他再次呼吁重视顺畅的日中外交。

11 月早些时候,石破茂在一档电台节目上就高市涉台谬论表示,在台湾问题上,历届日本政府一直在避免发表类似 " 如果出现某种情况就会怎样做 " 这种决定性言论。23 日,他再批高市,称在牵涉外交的问题上,不能 " 过一时嘴瘾 "。而这一次,他对中日关系重要性的表述,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问题是,高市听得懂吗?

高市毁了中日交往正常氛围

作为刚下台不到一个月的前首相,石破茂有理由着急。因为他对近期中日关系恶化给日本造成的损失有深切体会。

别的不说,今年 6 月中国有条件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就是石破在任期内达成的一项成就,如今这件事黄了。中日就进口日本牛肉展开磋商,也是在石破任期内恢复的,如今这件事也黄了。

目前因高市一句话遭受冲击最大的是日本旅游业。2024 年,中国大陆赴日游客达 600 万人次,稳居第一客源地。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大陆赴日游客 748.7 万人次,继续同比增长 42.7%。如今,赴日旅游市场骤冷,至少 50 万张机票被取消。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预测,中国游客赴日旅游降温可能令日本 GDP 减少 0.29%。

对日旅游市场的变化也预示了中日整体经贸可能降温。今年前三季度中日商品贸易本是增长的,达到了 26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5.9%。

中国已连续 12 年保持了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日本诸多行业依赖中国进口——不只是石破提到的食品、稀土和药品。比如,缺乏磷矿的日本高度依赖中国进口的磷肥。一定程度上说,石破所言 " 没有中国日本就不成立 " 不算夸张。如今高市的冒险政治却给中日关系吹来了一股寒潮,有理性的日本政客大概都看不下去。

高市一方的找补是巧言令色

面对一浪又一浪的诘问浪潮,这两天高市一方似乎开始找补。

11 月 25 日,针对日本政府对存亡危机的认定标准是否维持不变,日本政府内阁决议通过答辩书,称高市早苗的国会答辩 " 不改变日本政府的一贯立场 ",强调 " 政府将根据事态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所有信息 "," 政府立场完全维持不变,没有修订和再研究的必要 "。

其意思是日本外交政策由内阁而非高市个人决定。

26 日,日本国会举行高市内阁成立以来首次党首辩论。高市在被问及台湾问题时称,日本根据《旧金山和约》已放弃了所有权力权限,并无认定台湾法律地位的立场 ,日本与台湾地区维持着 " 非政府间的实务关系 "。

需要指出,无论是日本政府的答辩书还是高市在党首辩论的表述,看似从 " 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 " 的危险立场上退了一步,但实则仍是粉饰谬论,虚言狡辩。比如,答辩书说的 " 一贯立场 " 是什么?台湾问题涉及中日交往的政治基础,为什么不敢说清楚?

而高市援引 1951 年的《旧金山和约》是又一场灾难。《旧金山和约》是基于冷战背景美国与日本单独媾和的文件,中国、苏联并未参加也不承认,因此不具备国际法效力。

更重要的是,《旧金山和约》虽然要求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的主权,但有意不明确这些中国领土的主权归属,因此炮制出了所谓 " 台湾地位未定论 " 并常为台独分子引用。高市拿《旧金山和约》说事,其心可议。

言行自相矛盾非高市独有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国会党首辩论时质问高市的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会后称,高市的答辩可以视为她已经 " 撤回了此前的涉台答辩 " 。

这个结论恐怕是为高市缓颊。近日,高市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愿与中国推进战略互惠关系,有责任与中国对话建立良好关系,但同时又拒不收回其涉台谬论。如果真的想要维护中日关系大局,收回错误言论是起码之举。可见,高市近日就改善中日关系的积极表态,只是说说而已。

言行自相矛盾,不仅是高市个人政治风格或政治品行的问题,实则还暴露了其对历史问题的认知扭曲,对国际社会现实变化的理解障碍,而这绝不仅存在于高市一人身上。这是日本右翼民粹势力普遍都有的历史观、世界观。

这种思维逻辑自然陈旧可笑,同时充满危险。高市涉台谬论的危险性就在于,其不仅显示了日本对华政策的摇摆性与不可靠性,挑战了战后国际秩序,同时还在事实上起到了动员日本右翼民粹势力的作用。近日不是有日本自卫队军官声称一周消灭中国海军,还有日本官员称三小时消灭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吗?

对于类似的危险苗头,自然是早掐掉早好。除舆论场的反击外,对于日本的痛点进行持续打击的准备也必不可少。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